您的位置:首页 >养车 >

造车新老势力,谁会笑到最后?

3月底,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其春季新品第二场发布会上正式宣布:小米将正式进军智能电动车行业,雷军将亲自带队造车,这也是他最后一次亲自带队的创业项目。

4月底,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发言人表示,今年华为公司将对无人驾驶汽车和电动汽车进行投资,金额超过10亿美元,此举也是为加强华为和特斯拉以及小米的竞争地位。

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华为将与车企合作,共同推出无人驾驶汽车,打造华为的三个子品牌。

造车新老势力,谁会笑到最后?

徐直军称:“今年将拿出10亿美元用于汽车制造上,这也是华为最大的投资之一。”

究竟是什么原因,前有乐视,后又华为等一系列公司进入汽车行业,只因为钱吗?

造车新老势力,谁会笑到最后?

谁最终会成为行业赢家?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所有的工业总共可以分为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

在所有工业类别中,最能起到联动效果的,是汽车工业。

上游从矿产到钢铁,中游从机械装备到激光焊接到工业机器人,下游从加油站到充电桩到后汽车市场。。。 。。。

目前中国的汽车保有量超过2亿辆,每年新增2500万辆以上,汽车每年的营收规模接近10万亿,大约占到GDP的10%左右。

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非常重大。

换言之,汽车工业的自主可控也至关重要。

提到自主可控,再来理解造车新势力就简单了。

造车新老势力,谁会笑到最后?

互联网资本的嗅觉是异常灵敏的,当它们蜂拥而至来造车,说明了几个问题:

一是造车的门槛已经不那么高了。

落后了几十年的发动机、变速箱技术,一夜之间不需要了。而动力电池等电动车的相关核心技术,中国企业并不差,没有像传统燃油车的代差。被特斯拉奶大的新能源车供应链已经非常成熟,从这个角度来说,造车和造手机没有太本质的区别。

二是中国从上到下已经铁了心“换道超车”。

中国对原油的依赖程度超过70%,其中60%的原油被炼制成成品油烧掉,传统燃油车是让中国经济又爱又恨的存在。虽然能带动产业发展,但问题也很严重:能源自主可控的风险比芯片甚至更危险。

三是互联网“原住民”90后们开始成为消费者主流。

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更高,对国产品牌更加认可。已经“官宣”造车的企业,基本上都是非常受到年轻人认可的品牌,未来它们造的车,也比较容易被接受。

(来源:星空与诗)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