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车 >

力争打造智能电动车 极狐品牌沟通会专访实录

近日,北汽蓝谷和百度宣布,双方基于极狐汽车阿尔法T基础上,打造全新一代量产共享无人车Apollo Moon,此举预示着极狐在布局自动驾驶领域取得里程碑式的突破。

力争打造智能电动车 极狐品牌沟通会专访实录

代康伟表示,自动驾驶四年前开发极狐平台的时候,就是面向未来设计的正向开发的平台,当时开发这个平台的时候就种下了为未来的智能出行,可兼容、扩展的技术基础。

力争打造智能电动车 极狐品牌沟通会专访实录

因此,在北汽新能源在四年前开发这个电动平台的时候,整个架构,包括底盘操控性、整车软件的开放度,就做了相应专项的开发定义。

以下为专访实录:

张迪:各位媒体老师,我是极狐汽车公关部的张迪。现在极狐整个营销包括产品的推广、上市还是按照一定的节奏做的,后续我们也会分批跟各位媒体老师沟通我们的节奏,先简单剧透一下,未来在技术品牌、产品方面的进展。

张迪:各位媒体老师们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莅临蓝谷,上午共同见证了极狐和百度Apollo发布的全新一代量产共享无人车Apollo Moon,这款车是基于百度第五代的Robotaxi技术,在极狐阿尔法T这个基础车型上打造而成的,所以这也预示着极狐在布局自动驾驶领域取得了另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今天组织小范围的媒体沟通会,邀请到负责各个板块的核心领导进行面对面沟通,我介绍一下出席的领导:北汽蓝谷总经理代康伟女士,代总是技术出身,在三电领域里面是技术大咖,之前带领工程研究院不断攻坚和创新,给用户提供了一款又一款产品,之后也会继续带领着我们往ICT企业进一步转型。极狐汽车副总裁王秋凤女士,秋凤总媒体老师最熟悉不过了,主持品牌营销、销售渠道建立的业务版块。今天可能媒体老师们对于我们在下一步品牌发展和布局,包括新的产品上还是会有一些疑问,话不多说,哪位媒体老师有问题可以示意我。

问:很高兴参加极狐的沟通会,我是来自电动汽车的邱凯俊,问代总两个问题,第一,自动驾驶一直是华为和极狐合作,为什么又牵手百度呢?背后是什么原因呢?和华为的关系是什么呢?代总是北汽新能源总经理,我们非常关注新能源这么多年的发展,极狐品牌产品销量有没有新的计划?

代康伟:第一个问题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请秋凤总补充。自动驾驶四年前开发极狐平台的时候,其实就是面向未来设计的正向开发的平台,当时开发这个平台的时候就种下了我们为未来的智能出行,要去兼容、扩展,要具备这样的技术基础,所以在四年前我们开发这个电动平台,各位媒体老师比较熟悉,我们架构,包括底盘的操控性,包括整车软件的开放度,在平台初期就做了相应专项的开发定义。第二,其实我们在四年前定义这个品牌的时候做了很多思考,我自己本身是一个技术的工作者,在整个理念里面我们领导会问一个问题,技术为了什么创造,一直提醒我们的是价值。对用户我们觉得将来的智能出行要解放双脚、双眼、双手,时间就是消费者,时间对于每一个人越来越珍贵。在这样一个空间和时间里做什么,首先自动驾驶技术提供了这样一个可能性。其次,普通的消费者要有全栈的解决方案解决,解放了双眼双手双脚之后怎么逾越它;我们和华为一起深耕普通消费者 TO C这个领域找全栈解决方案,其实自动驾驶依然可以为特定的场景创造另外的价值。今天和百度发布真正的无人自动驾驶的示范运行,我认为它解决了某种商业的场景,我认为技术不管是为哪一个板块,它是赋能的,只要有赋能的可能性,这个品牌都应该像品牌理念一样”有何不可”,它是为赋能努力。

第二,关于品牌,“ 极狐”和 “BEIJING”,我认为北汽蓝谷依然会坚定运作两个品牌,“ 极狐”和 “BEIJING”,它们俩服务的市场和服务的消费者群体我认为还是有区别的,很多体验是随着新技术融入之后有拓展性,有了新技术之后,有更多碰撞之后也许有更多的体验,我们当时预留非常灵活可兼容的架构。我们四年前想到的东西今天实现了。今天依然想未来两年之后三年之后是什么样的场景,还有什么技术可以更加的丰富和愉悦消费者的体验。极狐更多的品牌理念,媒体老师比较熟悉,我们展示科技的包容性,产业的包容性,我们和很多跨界的伙伴积极探索,有很多有趣的话题,未来车作为像手机一样的终端会带来很多乐趣和场景,极狐这个品牌为“生而破界、有何不可”而生,而“BEIJING”品牌更多围绕经济型包括对公这样的市场,围绕网约车,包括北京换电出租车,符合碳中和、碳达峰,包括北京市卫蓝,包括让消费者能够开和油车差不多经济效益的电动汽车,致力于这样的服务。销量的规划,秋凤总做补充。

王秋凤:年初我们就有一个销量目标,刚刚过去的5月份我们在批发上增长了300%,零售上增加了200%左右。我们基数并不大,这样的增长速度不管是对我还是对我们团队真的是一个肯定,因为从我们阿尔法S这款车上市,包括品牌打造得到了用户认可。今天来看6月份的数据应该比5月份上一个台阶。大家也看到,在今年前几个月我们销量这块其实压力比较大,我觉得其实是在我们预估范围内,跟渠道节奏、宣传节奏我们之前有预估。从目前来看给我们肯定,也有信心,每个月有逐步上升的趋势呈现出来。像我刚才说的,今年的重点不是销量,今年的重点,作为一个新品牌,完整的自然年,核心的是品牌认知度,另外一个核心是产品认知度和美誉度。作为一个新品牌,包括相对其它的新势力来说,我们比它们还要额外做一些工作,就是我们的品牌,我们要真正做我们的品牌,打我们的品牌,包括产品力,包括差异化的卖点,差异化的营销,这些都是我们今年核心的一个重要工作。接下来大家马上可以看到我们有一系列的,不管是营销、宣传,还有一些创新活动邀请大家参与。

阿尔法S这款车,全国大型媒体试驾会正式举行,我们会连续四天,每天邀请近百组的媒体来我们这参与试驾活动。明天只是我们一个路试,7月6日还有场地试驾。7月10日左右开始,沉浸式的体验营销的活动我们会在全国七个城市正式开始,到时候大家也会看到,我们极狐的电动车和现有电动车有很大区别。我也不想剧透太多,希望我们策划了很长时间,到时候给大家惊喜。我想说那时候大家看的电动车不光是城市里一道优美的风景线、一个照片。我想留一点悬念,第一,这个活动邀请媒体参加,第二,邀请大量的用户体验我们的车。

过去的时间里,我们的车有大量的行业、用户体验,我发现只要体验过极狐汽车的,大家非常认可。很多的转化都是他们在深度体验车之后进行的转化。我们会让更多的用户来体验到我们的车。目前先这样,等到年底的时候我们再跟大家汇报我们的成绩。

张迪:我再介绍一下我们曹琛总,是我们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同时也是今天和Apollo Moon基础车阿尔法T的产品总监,所以后续有产品相关的问题,也请曹琛总解答。

问:现在中国汽车进入了一个新的百花齐放的阶段,新造车势力而言,蓝谷有蓝谷的特点,小鹏车有小鹏的特点,百度和Apollo,我来的路上想它不一定是十足的正确,或者未来的路,但是一条新的创新的路线,大家是摸索性的,传统汽车企业都是往ICT或者往类ICT路上走,问一下代总,您是技术出身,是一个资深的年轻的汽车人,您也谈到对ICT企业转型,或者智能出行的转型,咱们之前跟华为合作,现在跟百度合作,都非常新,包括过去两三个月,您做总经理也好,百度也好,都往外释放新的信息和信心。在纷繁的信息背后,大家关心蓝谷作为一个传统车企向ICT转型的过程中,它的核心价值或者它想向外界传递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这是想问您的问题。秋凤总也谈到相当比例,咱们可能是从蔚来的模式,大家看到做的相当不错,粉丝运营、黏性度也好,我个人一直有疑问,蔚来的模式是不是就是未来用户运营的模式,或者您认为蓝谷的用户运营有什么样的特点?

代康伟:这个问题比较大,我自己的一个理解,十年前我们启动做电动汽车,我当时大学毕业直接加入这个赛道,没有经历传统赛道。从电动化的赛道,这十年我一个最大的感受是这个赛道里面有很多可能性,原先没有,原先体系、知识没有办法支撑新的赛道所有的技术开发和产品创造。我的理解是在过去的十年,电动化解决了能源问题,不管是能源战略危机,还是未来的清洁化需要,排放的需要,但是它引入了新的理念,在这个赛道里面很多工程师,北汽蓝谷的研究院,一千多名工程师平均年龄33岁,整个过程中我们吸收了很多资深的工程师,但是依然没有办法在电动版块上提供成熟直接用的技术。这个赛道里的工程师有一个特点,他会思考怎么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怎么把一些相对跨界的技术用在汽车的版块里。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激发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过去十年电动化围绕解决痛点而生,比如续航不够长,比如充电特别慢,比如说冬天电池损耗还有电池安全等问题,它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工程师思维会转型,我还有什么可以用,什么招可以使,还有什么方方面面的技术也好,行业的资源也好,在未来可以用到我的车上解决问题。新赛道里面新的思维理念催生了新的可能性,不管是互联网化还是什么。我们谈的项目都很有趣,将来车里搭载很多技术。作为一个消费者,坐在车上,它不再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的移动出行工具,可以有很多丰富的元素,自动驾驶提供在车上愉悦的场景,我认为它是一个前提条件。

十年的工程师思维转化,让电动化技术催生了我们在开发过程中思考怎么愉悦消费者,怎么增加新的体验,怎么能够让他想到车的时候,想到的是好玩、有趣、舒适,他想到的是一种温馨的感受,这个是我们极狐品牌也好,包括北汽蓝谷过去十年开发的过程中积淀的文化和理念,和我们的积累,它就是这么自然过来的,我觉得没有特殊的定义,就是这样一步步发展到这样的状态。

王秋凤:为什么到了现在不管是新势力也好,还是传统汽车的这些,包括吉利、长城各个企业都在提用户运营,核心的原因是因为互联网原住民他们长大了,有消费能力了,他们是我们主要的目标群体。互联网原住民,不管是对产品的体验,对沟通交流的体验,甚至对于互动,不管是建议、意见,对于这些其实他们的要求更高。我们本身造车卖车就是为了给这些人服务,他有需求,他的需求在这转变,我们一定围绕用户的角度做。另外,为什么叫用户运营,过去老采访主机厂的老总,那时候我们叫客户,所以我们跪,现在叫用户,因为这些人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更多是跟随网络长大的人,用户是互联网的叫法,过去叫客户,互联网消费我了,你也是我的用户,你没消费我,来看过我,是我的粉丝,你也是我的用户。用户这个词来源于互联网,现在从主机厂来说也是要运营这些。我们运营的用户主要是两类,一类是既有用户,我们叫保客运营,另外一类是我们的粉丝,关注我们,了解我们,不买我们的车也会支持我们,这些都是我们的朋友,都是我们看重的粉丝,所以我们的运营是保客运营和粉丝运营。这些是我们非常看重的。我说客户是上帝,所以去跪,用户是朋友,所以我们要用心和用户交朋友。这是我们这样做的原因。

下面是怎么做,说实话,用户运营大家都在探索摸索阶段,核心大的逻辑知道,从公域里面把流量引到私域里面,和他们沟通、互动甚至提供一些好的用户权益吸引大家,不管是成为我们的粉丝还是转化为用户,其实每一个细节都是摸索着做。

为什么大家都在提蔚来,我们觉得它做的非常不错,好的地方我们毫不避讳学习,还有一些我们经验总结的地方,我们探讨的新的地方,也会朝这个方向做。做一段时间之后我有一个核心的洞察,其实对于新势力来说,做用户运营考验最大是挖掘更多的粉丝,没有那么多的保客,基本从零做起,所以粉丝的挖掘非常重要。

对于传统车企,有一定量积累的车企来说,真正构建一个以用户为驱动的整个企业的管理体系,我觉得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以用户驱动的企业管理体系,对内部的挑战非常大,不管是对后台,对流程,甚至对公司上下从领导到员工整个思维逻辑都是巨大的颠覆。其实每一个不同类型的企业考验的不一样,努力方向不一样。极狐恰好两个都在,考验大的地方,都得努力,粉丝不多,同时我们是一个成熟的体系,我们要把体系朝着以用户为核心的整个管理体系的变革,我觉得这两个都有挑战,但是我们的优势是我们也具有双向,既像新势力一样有很多玩法,同时也有后台各种的支撑。我觉得我们现在真的是在挑战和机遇并存,虽然是很传统的话,但是当我做的时候事实确实是这样。我说过去问车企老总的问题,现在确实都是问题,真的是这样的感受。

问:我是电驹网马连华,问一下代总,极狐和百度合作我还是比较诧异的,之前看和华为合作,今天百度是第五代的自动驾驶系统,刚才介绍极狐选择百度的原因,百度为什么选择极狐而不是别的车企,合作模式上,和华为合作听说是三千多人的团队,成立了实验室,和百度合作是什么模式、什么规模,多少团队,哪个车改装一下就行,还是派车技术人员开发。问一下曹总,极狐会出换电站这样的模式吗?

代康伟:我们在四年前开发架构的时候,那个时候想到了未来的定义,我认为我们可能是最早定义基于双冗余灵活的电子电器架构,目前来看我们的架构支撑了千兆以太网,也支撑了三电跟动力相关,自动驾驶跟动力线打通,相应的一些整个链条里面的功能安全、信息安全,还有相应的响应精度的控制,需要车里软件的互联互通,以及相应系统算法理解,才能匹配出大家做起来开起来,体验场景很好的自动驾驶体验。我们在四年前定义这个平台的时候,包括跟底盘操控等衔接度,我们具备了这样的基础。

大家看到我们和华为合作,其实三年前和百度在运营领域它是两个不同的场景,我们都做了很多探索今天很多媒体老师参加了上午的活动,发布会里面大家看到,真正发布的,和华为场景以及和百度场景是两个不同的场景。您刚才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我们在四年前定义平台的时候,定义了未来出行的定义和场景,才得以让今填消费者感知这样的体验,上午活动发布之后,今年9月份在北京可以看到百度这个车,还是基于平台技术这个基础。

关于未来和百度的合作,期待我们双方有更深的探索,自动驾驶这个技术到目前没有成熟到大家非常满意,不知道媒体老师有没有去亦庄体验自动驾驶,依然有很多可以进化的技术提升、算法的学习,未来的学习中依然会很深入地基于用户的体验做到极致,这本身也是这几个品牌大家共同的学习。谢谢。

曹琛:回答您刚才提问的问题,极狐品牌的车型是不是考虑换电,首先对极狐来讲,我们的产品,高端电动车很大一方面是应用,包括我们已经投放的产品,马上大家可以看得到的,无论是慢充、交流充、快充各种充电模式,还是以充电为主的方式下有五六种模式给大家提供很方便的充电便利性,快充也会是我们很重要的路线,包括(充电站)都会对在充电的便利性上提供技术保障。换电这件事情,北汽新能源走在前面,智慧能源有全套的换电解决方案,特别是在TO B的业务上,无论从车型包括换电的核心技术,也包括运营模式,实际上也都有比较成熟的经验。而且我们也看到现在的换电业务在各个区域上推进,各方面也是对TO B很重要的补充。

我们今天聊到和百度的合作,Robotaxi是未来全新的共享出行模式,它开创了使用的交互体验外,为大家带来全新的出行体验,未来的共享出行生活。想把这样全新的商业模式打开,我相信在方方面面需要支撑,技术上换电技术也会变成重要的方向,这样对于扩展Robotaxi投入,提高效益,对整个运营都会带来非常大的支撑,我们都在探讨。我们在技术储备有完整的储备,刚才说到技术商业模式,也要随着我们的实践,Robotaxi运营和推广上我们会适时考虑把这样的技术运用到场景上

王秋凤:今天的极狐和过去大家想的产品包括整个理念完全不一样,整个这个产品确实非常先进,极狐是自动驾驶积极的拥抱者,坦白说现在全冗余的构架和底盘,还有自动驾驶整个感知系统是现在全世界科技公司想进入这个领域都想抢的产品,所以今天看到的,我们和百度合作,也不排除和其他企业的合作。

问: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想问代总,我们知道其实电动车市场尤其根据资本市场的一些需求,我们很多技术被提前消费,用户对于消费的认知存在很多很大的认知差异,我想问您一下,您之前负责这个技术,极狐从用户感知的角度,我们最初的初心想传递给用户什么样的感知,给用户什么样的更好的体验。问一下秋凤总,您来极狐有一段时间了,您一直扑在渠道上,品牌力上需要很大的提升,极狐在品牌上差异点是什么,谢谢。

代康伟:一开始定义极狐品牌的时候,两个出发点,第一,电动化本身的特点,我认为电动化本身还没有解决像燃油汽车一样的便利性,包括由于新能源而带来的新的危害,比如电池的安全,整个行业都在关注;包括充电的便利性,又包括充电的时长,不喜欢越冷的天充电时间长,还有充电桩不均匀。北京最早推电动化,最早的时候功率比较小,大功率的充电桩很少,充起来比较慢,这也是痛点。极狐品牌设立的初期,我们想如果围绕用户,围绕消费者,怎么让他接受智能电动汽车的出行体验,我们下了很多的工夫在痛点的解决方案上,包括4月17日发布的HI高定版里面会有高压快充的解决方案,刚才老师问有没有换电,都在关心我们一个问题,你们在使用便利性上怎么解决,围绕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在车本身的技术上,在HI版上五分钟大致有一百公里充电体验,包括我们在车里面有电池速热技术,为什么有这样的技术,不管是什么季节,你充电的时候,再结合车上智能的导航加上车内对你电池系统的解读,我们是不是可以提供智能出行的体验,让用户忘掉充电这件事情,充电的时候是不是解决时间问题,让他觉得没有花大时间在充电上,在车端我们做了智能充电导航,今年8月份OTA就能实现,只要在车机里面输入目的地,不太需要关心车电够不够,主动帮你计算、规划在什么地方有补电的点,五到十分钟基本上解决出行的问题。这是车上的技术。另一方面,基础设施上建立了我们极狐自己的能源,为什么建这个能源,会发现在单点的消费者,我们还是会在一些充电设施不太健全的城市,让消费者用起来能非常方便,怎么作为一个品牌做公共设施的补充,让消费者有更好的体验,包括大功率,我们现在建的超长站,180千瓦,今年下半年会推出360千瓦的超长站,为什么做这个,就是珍惜用户的时间,这些都是围绕痛点来解决。

第二,极狐要给消费者带来出行的愉悦感。大家现在都聊的比较火的智能网联系统,智能化是全车的智能化,不是我们简单理解,比如车机,或者大屏有APP让我很好的体验,智能化也是一种便利性。以前五步完成一个动作,现在一步可以。未来你会忘记有车钥匙,上车开车下车走人。消费者会非常方便。包括充电,我们现在已经做到了,比如特斯拉一插一拔就可以解决充电的事情。极狐这个品牌,到今年下半年用户一插一拔就可以解决充电这件事情,甚至用户如果有条件,一插一拔都不用做,就是做无线充电,如果有固定车位,愿意加装无线充电的系统,只要停在那里,明年我们AVP的自动泊车技术上岸以后,把车开到那,它自己停车,自己充电。我觉得这种需求不是用户定义出来的,是基于我们对未来的一种消费趋势,包括什么叫愉悦,我们理解是创造出来的需求,而且技术能够满足,结合方方面面的技术为消费者创造这样的技术。包括在车上和健康有没有关系,我觉得也有可能。我自己的理解,过去十年国内不仅是汽车这个行业,是很多行业都起来了,我们开始有自主可控的技术,包括有一些成熟度,在跨界的时候,深入集成的时候,车上给消费者带来的体验越来越好玩。这是极狐给消费者围绕这两个方面致力发力的地方。谢谢。

王秋凤:品牌差异这块,我想分享一个,为什么我义无反顾扎到这个领域来,我觉得一个新的汽车时代马上要来了,智能汽车的黄金时代其实很快,两到三年之后就会正式来,极狐是智能汽车这个时代里面的领先者,我们看到的很多车,我更愿意称之为电动车,可能今天我这个身份不适合再评价其他汽车企业的事,我仍然认为我们看到的,我认为它是电动车,不能称之为智能汽车。极狐最大的特点是智能汽车时代的领军者,我们做了提前布局,现在都是尝试阶段,布局布完了,现在尝试、迭代,我们有非常明显的先发优势。为什么强调智能汽车,不光是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是智能汽车优质载体之一。智能汽车里面,核心的怎么分呢?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构架、构架上面下面,车云算力算法支撑整个它成为智能汽车。

我们会发现智能汽车,刚才我说的核心要素,除了车本身以外,增加了更多新的能力模型。这些能力模型,包括我说的芯片的算法算力,包括高精地图、激光雷达、车路协同解决方案等等一系列这些,需要跟科技公司进行协同,所以大家看到我们大力拥抱这些科技公司。我没来多长时间,北汽的前辈们在这块布局非常早,而且有前瞻性。我觉得在一个新的时代里面,我们品牌的核心差异是,第一是智能汽车,因为我来的时间比较晚,着重在阿尔法S这款车上,在阿尔法两款车型,一款是基础款标款车型,另外一款是和华为合作的HI车型,希望S标准款车型,就是有人驾驶的车里面性能是最好的,HI这款车型是自动驾驶里面是全球的标杆。我们想打造的是两个标杆,刚才说到的S,马上我们针对T的新的定位、营销会跟大家见面。

我们希望打造两个标杆,一是在主驾有人的情况下,我们是性能的标杆,自动驾驶里面我们是全球自动驾驶的标杆。

问:我是汽车之星的记者。有两个问题,一是华为HI版的这个车型已经一千多个订单,在今年四季度交付,想问一下今年预计能交多少,今年是否把这一千辆交付,华为的ADS系统什么时候推送给消费者,有没有规划?第二,现在华为HI版,有很多像广汽要推出HI版,未来这个系统可能会存在一些同质化,有没有提前规划怎么面对这样的竞争?

王秋凤:这个总数不是一千个订单了,已经又涨了,我压力最大的地,很高兴的地是订单持续增长,压力大的地是HI的订单快超过半数。Q4交付这个事没变,内部也在围绕这款车SOP做方方面面的拉动和冲刺,我们和华为在5月26日在镇江工厂联合办公,大的宣示仪式进行完了,不是表面宣示,是双方努力加班加点干这个事。

交付,我们现有的订单今年肯定交付不完,说实话是小批量。给的KPI批量挺大,我们还是希望不管是从用户体验,包括交车的节奏上,其实有一定的控制。老板给的KPI也是一千台,我自己内心觉得困难,缺的不是订单,也不是车,我觉得交车的时候,因为这款车还是新的,内部还在讨论很多,包括车主权益,包括那个时候一个个往下做,我觉得交不完一千台,但是会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现有订单不会全交完的。

代康伟:这个问题怎么说呢,我的理解华为也好,百度也好,通过的是一个系统解决方案,是一个平台的合作伙伴,我认为真正的消费者更多关注的是我坐在这辆车里的体验,车里面不仅是三个控制器,可能还要有更多的,我们在整个架构上的信号打通能力,我们在主决策大脑里能连通多少传感器,在前期定义这个平台的时候有多少信号可控,来自于不同的品牌和车企最初的定义。如果用一句简单的话,可能是它的基因,它的基因我认为不是华为,或者不是百度,不是哪一个单个合作伙伴,它是能够完整定义一辆车。

第二,智能化行业为什么这么火,消费者愿意尝鲜,更根本的原因是由于打通了这么多信号,包括这么多的数据,我觉得给未来OTA的更新带来了无限可能。我们车在发布的时候是这样的状态,用了三年之后这个车变得更好,学习了你的一些习惯和行为,包括车厂基于一些用户的数据,基于我们对消费者不断深入的洞察,我们又创造了新的需求,恰好这个架构能支撑,就会有新的体验。比如刚才讲智能规划,我们有没有机会让消费者忘记充电这个事情,他要连接地图,连接电动化里面的电池BMS的一些信号,然要连接市面上基础的公共充电桩,还要有一个算力不太小的算法支撑时时动态查询什么时候有更好、更大功率的充电桩,因为跟用户出行路径有关系。当这些信息在平台上互联互通之后,就可以衍生一个,作为消费者只需要输入一个目的地,剩下的事情帮你做,所有的情况在车里是打通的,所有的算法是我们平台计算能力支撑的,和云端是可以快速交互的,这样的一些定义,我认为不是来自某一个合作伙伴,已经变成了多系统多领域,然后时时动态的车云网互联互通,整个能力只能在车企,基于我们前期对于品牌的定义做投入,因为它需要大量的投入,这是我的一个理解。

王秋凤:同质化竞争,我感觉不存在同质化竞争,有的可能是引领。为什么这样说?不要把它当成一个有多特殊的东西,实际上华为像博世一样,都是我们的供应商伙伴。希望更多的人选择华为那套系统,更多的人用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们率先用迭代更快的,我觉得未来更多的是领先优势。华为也是一个独特的企业和品牌,今天我们这种合作确实是,今天觉得是这样的状态,都在抢着,是同质化,但是我们有勇气在三四年前大家在PPP阶段想着战略合作,希望更多的人用,大家把市场做大,越多的人用,证明我们当初的选择是对的,未来迭代速度也会更快,领先优势更加明显。

问:还有ADS的推送?

代康伟:因为它必须在各个城市做地图的发放,4月17日发布之后各位老师也看到,我们在上海已经做了一个部分的发放,现在正在各地几个一线城市发放,10月份交车的时候部分的一线城市可以满足初步需求。当然智能汽车有一个好处,会逐渐OTA,随着各个城市高精地图不断完善之后它会不断解锁。

问:我知道咱们新能源实验中心,代总也是技术方面的大拿,想问一下代总,世界级的新能源实验中心有没有阶段性目标,对极狐产品是不是有技术的促进和更新,实验中心对标的企业和部门,同行业的会有哪些,大概和他们对标哪些技术层面上的方向?第二,问一下王秋凤总,用户运营方面,下半年有什么具体的举措,我们希望触达的车主和粉丝,他们的范围有多大?谢谢。

代康伟:我们实验中心真正在筹划其实是在2017年左右,但是为什么在2017年才开始系统地完整地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实验中心,我认为还是来自于赛道,它相对来讲是全新的赛道。实验还是针对这个事情的理解决定实验的标准和覆盖度,纯电动汽车版块最关键的驱动单元已经做了更新,从燃油变成电,从低压状态变成高压状态,车内的电子架构,包括动力源,包括大三电小三电,都是一个全新领域,但是这些全新领域不仅是从设计方案的新,怎么应用它,有一个代表消费者做完整覆盖度的,不管是极限测试还是功能性测试,有相对完整的覆盖度,需要数据积累,需要我们学习过去所有用户的大数据也好,市场上的一些表现也好,我们认为在十年前刚开始做的时候,采用的方法是不冗余设计,我们担心设计不成熟给消费者带来问题的时候,我记得那个时候不管是高压系统,还是电池系统,我们很多设计做了冗余,以电池为例,动力为例,动力密度、能量密度和十年前不一样,那个时候验证能力不足。经过十年发展,我们对这个系统大概有五到八年的周期之后,我们掌握市场数据,包括各种可靠性测试的一些数据,基于对系统理解我们开始正向设计实验的标准和设备,如何考虑将来面对竞争的时候,一些实验,在整车上验证的内容怎么在零部件上提前验证。

在实验中心,我们有一个电池实验环境仓,可以在实验室里模拟风速、地面的辅热,可以模拟冷热交替,假设电池装到车上,我做标定的时候,做冬标做夏标,在实验室可以做,但是怎么设定参数,开发试验设备,我们在车上积累的参数数据,开发试验设备和环境,经历了这样一个市场的经验摸索,包括我们前期各种数据的积累。

我们建立了满足自己测试需求,包括对电动化理解的测试验证的设备。四年前和麦格纳合作之后,我们再次提升了实验环境的标准,麦格纳是给国际一流汽车厂做咨询、智造,他们有非常丰富的基于高端车的响应需求,包括验证的经验,基于我们合资公司进一步把实验中心的标准做了全新的升级。我以电池为例,电池是有典型代表性的零部件,第二次做麦格纳全新导入之后,我们(DV项)增加了30%,还有极限测试上如何做加强,以及结合寿命测试的加速有很多积累的数据,都在做;如果没有做前期的开发,如果没有足够样板量的支撑,实验的设备和环境没有办法为产品赋能。下个月或者下下个月实验中心2号楼重新启用,基于积累的数据,把它转化成对试验设备的需要,再转化为对产品赋能迭代的过程。

王秋凤:前几天有传统主机厂董事长来,被我们实验中心震撼了,雷军来走了一圈也震撼了。

用户运营,下半年用户运营核心是两个字,开放,更多的触点像滚雪球一样,希望更多的粉丝更多的转化,把陆续增加的车主运营好了,大家成为大家庭。我们会开放更多的触点,官网、APP也会跟用户,媒体的KOC,包括KOL的各种运营,包括跨界很多的合作。用户运营是一个体系,要做很多工作,现在有两个项目比较期待,一是IP合作,我们经常说找北京精神,今天先暂时不透露,等签约前的时候。二是破圈的圈层运营,我们希望不同的圈子来我们这边做圈层运营,我觉得接下来我们也会推出一个共创计划,马上下周阿尔法S媒体试驾开始,连续四天的大规模试驾也会跟媒体的朋友们开放一个共创计划,先稍微保留几天。

问:我问一下王秋凤总,我关注北京和上海开店比多,问一下渠道规划、扩展?

王秋凤:我过去采访销售老总的时候特别愿意问的问题,你们现在渠道多少家,运营质量怎么样,今天开拓的目标怎么样,我特别喜欢问这些问题,因为渠道为王。我在过去半年时间里更多聚焦在渠道上面,首先在4月30日原计划开到30家店面,5月6日35家正式开店,6月底计划开到60家店面,现在店面建的节奏,每天盯的数字一是建店节奏,二是销量,建店从节奏看,下半年整个到年底的时候,我们还会再建立40家店,力争达到100家店面的渠道数量。当然这里面除了有传统的经销商、集团合作以外,我们也会探讨一些新的渠道,有线上过去数字运营能力,包括线下用户运营的能力,新的渠道其实也谈了几个,前几天刚签批完,接下来有新渠道新模式战略性的合作发布。这是我们渠道的规划。

张迪:感谢各位媒体老师非常热情的提问,接下来可以跟领导单聊,前一段我们也跟一些媒体老师闲聊的时候说极狐每一次做市场动作的时候,对外发布的动作都开设了弹射起步的模式,我理解这是很高的评价,弹射起步是不是就是先人一步的意思。我们还有拳头产品力,超长真续航,像这两款上市的产品一样,T653的公里续航,S708的公里续航,这两款车在各个领域里面量产车里是最长的续航,希望各位媒体老师也能持续的超长续航关注我们。从公关角度我们尽量多的提供给大家机会彼此了解,充分体验,不管是我们的产品还是技术品牌的理解。后续我们肯定也会持续不断给大家提供机会,大家也会收到我们的邀请,希望大家参与我们的活动,再次感谢大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